“安倍遇刺”背后有天大阴谋?

发布时间:2022-07-18   返回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 [field:navigation]

近日不断的有同行、朋友、媒介问我:关于对“安倍遇刺”事件从安保角度持如何观点,用视频统一回复个人鄙见!——刘小龙

采访保镖资深从业者:安倍遇袭,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记者:各位观众,大家好!关于近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遇袭事件在全球各大网络、媒介热议不断;一个国家的前元首被杀确实是较为罕见的,所以这件事轰动了全球,震惊了世界;我相信,通过该事件,全球的政要、富商和安保工作者也从中得到了一些警示,同时,可能也存一些不同的见解。目前,全球的网友更多讨论的是安倍晋三的安保问题;安保,是一个非常专业和不为大众知晓的领域,所以今天我专程采访一下从事国际保镖20余年的刘小龙先生,请他站在专业的视角为我们解析分享一下。
 

记者:刘总,您好!这几天全球各大媒介、网友都在议论“安倍晋三”遇袭事件,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绝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因为安倍的保镖不专业才导致该次事件悲剧收场,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刘总 : 由于本人经验有限,既不在事故现场,所悉信息也是有限的,判断难免会有失精准,发表一下个人鄙见。接下来的该内容不关乎于任何个人情感、民族立场和政治元素。纯属茶余饭后的闲谈。

一、 专家视角看“安倍”遇袭

刘总:我仔细看了一下相关视频画面,作为行内人,我有一些费解之处:

第1个费解之处:安倍选择演讲的地方处于马路中央,四面悬空、周边车水马龙,警卫22人,初始听众仅30人(含袭击者),这是什么样的演讲?作为前元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吵杂、人流少、既不安全还可能影响交通的场地呢?
第2. 从画面中看,保镖团队保护一位身体四面悬空的前元首,进行的是单向警戒,也就是只警戒观察一个方向?难道他们背后长有眼睛了?
第3. 就算保镖没有发现周遭人员的可疑迹象,难道还发现不了一名男性掏出水壶那么大的家伙从瞄准到击发?
第4. 作为元首保镖,在枪声响起两秒以后才开始反应过来采取行动,间隔3秒,又给了枪手二次开枪机会?这不太正常。
第5. 使用自制土枪(日方初步认定是散弹枪或双管多弹火筒发射器),而袭击者的枪法就如此精准?除安倍外,没任何人受伤?
第6. 安倍从站立到倒地的过程,没有一人第一时间进行掩护;他们都跑去追坏蛋去了吗?
第7. 遇袭后的急救方式和急救的时间,也是很奇葩。就拿时间来说,被袭击后24分钟后才离开现场,50多分钟才赶到医院;
第8. 公共警力对应急事件的处置方式可以称得上是“若无其事、镇定自如”。
第9. 袭击后的二次警戒也非常松散,就那么确定凶手只有一人?就那么确定不再有别的袭击计划吗?
第10. 目前并未看到一个广角视频,我们所看到的视屏基本上都是多个局部拼凑在一起的,并将主要画面集中在袭击者和安倍中弹瞬间;
第11. 有些视频是近距离拍摄,画面没有任何抖动,镜头移动平稳,拍摄者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此淡定自如和敬业?这个我觉得不正常。
第12. 还有很多看似若无其事的镜头,有保镖的、也有观众的;
现在全球那么多网友,都认定安倍晋三遇袭是因为保镖团队不专业所导致;但基于上述的那些反常,我认为这样认定有些草率。



二、“安倍遇袭”,背后有惊天阴谋?

记者:那这次安倍的保镖确实是失手了,对此您怎么看?

刘总:你确定是失手?

记者:此话怎讲?

刘总: 您所看到的保镖反应迟钝、急救业余、再到后续的鲜血、医院,甚至殡仪馆、追悼会、部分国家哀悼,还有日方所谓的官方消息等等,那都是你看到的、听到的;没错,确实是你眼睛透过屏幕看到的、耳朵通过音响听到的、甚至还有隔壁老张和楼下小王告诉你的。在我刚送你的这本书里第19页里,我侧重提到:身为保镖,保持【怀疑意识】是一项职业必备素质,也是保护委托人和自己安全的一项基本法则,比如说你至少会“怀疑”一个距离较近且背包的人包里是否有危险物品、看不见手的人是否手持凶器、送花的人可能下面藏有枪支和匕首等;怀疑并不是对什么都不信任,而是暗喻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未必都是真实的,警示你不要过分依赖你的感官系统,而你需要通过经验、逻辑思维、宏观视角、辩证思想去透过表象看真相,透过现象悉本质,然而,你才不至于人云亦云,被表象所蒙蔽,失去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也失去对委托人风险分析的能力。

记者:但视频中确实看到第二枪枪响前,安倍的衣领抖动了,应该是子弹穿过身体所引起的。

刘总 : 而且过后还看到血了,对吗?横店抗日神剧里的自爆血浆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记者:那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假象?

刘总:这我不敢断言!这么说吧,安倍的保镖虽然长期工作在相对安全的大环境,可能从未经历过类似事件,所以经验不足,反应较慢也算正常;但他们始终是一支国家首脑级首脑安保团队;我从不迷信权威,但绝不能否定的是他们背后的日常应急反应训练一定比你我想象的严苛得多,每一名元首保镖或者真正意义上的保镖,都是经过长期、大量、严苛训练、考核通过后,才有资格被安排出去执行保护任务,这是毋庸质疑的。任务中,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象、角色、岗位出现在VPO的周围,会将所有常人察觉不到或看似不可能的非正常【迹象】列为不确定风险。成千上万次的反暗杀训练会模拟各种刺杀场景进行防御,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安保必须要做的事,因为这是他们存在的责任和使命,而在日本某些派系里还依然保留着江户时代的武士道精神,即使缺乏实战经验,但成千上万次的训练也会形成“反本能反应”去采取行动,绝没大众所想象的那么业余、愚蠢和胆小;你想想,连吃瓜群众都能看到的安保漏洞,国家级安保会想不到、看不到吗?加之袭击者的手段、装备、选位都极其的粗糙和低劣,还远远没到防不胜防和不可抗力的难度。如果说这是一次刺杀,那么也是一次极为低级的刺杀行为。

记者:那如此说来,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未必是真相啊。

刘总:我们必须客观接受真真假假的世界、虚虚实实的人心是世间常态。由于我们自身的智慧、角度、权限等诸多因素受限,致使我们对天下诸多事物都难以企及真相,多数人都会选择人云亦云。

记者:恩,我赞同您的观点;对了,您前面讲的【二次警戒】和反【本能反应】是什么意思?

刘总:关于【二次警戒】,例如车辆发生追尾,不做好警示,可能还会引起二次追尾和连环追尾,懂了吧?【反本能反应】则是跟普通人不同的反应本能,例如普通人听到枪声会低头、蜷缩或逃离,保镖则恰恰相反,因为保镖在危险关头充当的就是肉盾。

记者:那保镖真的不怕死吗?

刘总:保镖也怕死,但保镖会因长期的反复训练而形成一个结果:也就是在危险发生的瞬间,根本来不及思考生死、老娘老爹、媳妇、孩子和房贷、车贷等问题,纯粹是凭借肌肉记忆,反本能性地为VPO挡刀挡枪。当然,我们常看到那些咋咋呼呼的廉价野路子保镖通常是不具备这种反应的。

记者: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安倍已经卸任,所以没被当局重视,此次活动的安保纯属应付了事?

刘总:你稍微了解一下安倍晋三的家世背景和日本政坛,你就知道这几乎没这可能。

记者:您可以说说吗?

刘总:不便谈及,因为这里面会涉及到很多不确定和政治层面的元素。

记者:经过您这么全面的解析,我们看到安倍遇袭事件,其背后可能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难道真的是.....

刘总:嘘!既然是茶余饭后之谈,那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记者:嗯、明白了。



三、国家元首的安保工作是如何做的?

记者:刘总,我们绝大部分人对保镖的认知都是谜一样的存在,更不要说国家元首的保镖了,您可以为我们讲讲元首保镖是如何工作的吗?也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这次“安倍”遇袭事件的漏洞。

刘总:关于这个问题,理论上会涉及到一些机密,我只能凭借曾服务过一些国际政要的有限经验来简单解答一下:

首先,一个国家在对元首和要员进行保护的思想、理念和原则,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个是:策略
第二个是:应急
第三个是:补救
第四个是:降损

策略,就是集国家智慧和资源的战略方案;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

应急,就是指现场反应,主要指安保队伍的应急反应力,这也包括了安保人员的神经反应和肌肉反应;

补救,就是指二次防御和一切救援的保障;

降损,就是降低伤害和影响;

刘总:元首安保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如下一些标准:
一、保镖在执行任务时都是多向防御,也就是会警戒前、后、左、右、上、下6个面;
二、鉴于人的反应力是有限的,保镖也不例外;然而,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快速性的特点,所以,安保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警戒和事前周密布防,就是为了将威胁提前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等危险发生以后因反应不及时而造成恶果,也就是说:避险容易控险难。鉴于此,保镖在执行任务前会有一大堆工作要做,例如活动选址、场地勘察、可疑目标清除、建立3套以上应急预案、采取物理防御措施、配置应急小组、救援保障车、广角观察设备、甚至生物识别系统和排障装备等等;VPO(国家元首或要员)即将到场时,已经做好盲区警戒与搜索、制高点观察与狙击埋伏、便衣埋伏、各类警种配合警戒与识别等;待VPO出场时,各警种作为前锋开道,随后便衣组布防于暗处或融入人群,最后才是贴身组陪同VPO到场并进行多位警戒、近距物理隔离等等?即使是亲民活动,也同样有这些环节。如果规格高的活动,远远不止这些。
三、保镖在执行任务时,都会遵循【7米法则】(国际上叫2【1英寸法则】),即对7米以外的可视范围目标进行观察警戒,对7米以内的目标会高度警惕。如果被初步锁定为不确定威胁目标时,会被隔离、带走、寻查、甚至放倒和击毙。
四、作为保镖,当有异常轨迹时(泛指光、声音、气味、颜色、快速移动的呈像、温度等),保镖通常都不会超过1秒钟做出第一反应,这一点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五、作为保镖,在VPO警卫中心点,即G点周围出现异常后,在第一时间,保镖贴身组会通过移动身体形成肉盾保护VPO,如果是枪声、爆炸声等巨响,保镖会以更快的时间形成肉盾,这个过程来不及观察、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反击,就会“一根筋”地把VPO包围、压倒或撤离;
六、当万一VPO被袭击后,贴身组首要行动是保护VPO、撤离VPO、确认VPO的伤情等,其次才是反击行动,因为反击是需要时间的,首选反击则会错过最佳防御机会;反击时,通常都是由小组外围成员去完成;
七、VPO被袭击后,除第一时间行动的贴身组不需要接受指令外,其余人员全部会按照预案里的计划,由指挥长进行统一指挥行动,有时候会根据需要临时调整计划,但绝不会杂乱无章。例如,保护、急救、撤离、控制、救援、疏散、二次布防等,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会第一时间参与到预案计划的行动里。

记者:我也知道国家元首的安保肯定级别很高,但听您讲完,我才大概知道所谓高,高在哪里了;在回到安倍遇袭事件,结合国家元首级安保的级别,我也认为视屏画面里呈现的内容颇有反常。应该不会像大众说的那样反应慢啊、布防不专业啊、救援不专业啊等等。

刘总:近代,全球刺杀国家元首的案例数不胜数,虽然有一些成功案例,但刺杀成功的依然是少数。古巴总统卡斯特罗被暗杀600多次,都未成功。美国历届总统一直是被暗杀率最高的人,但成功的并不多。

四、 安全专家对大家的温馨赠言

记者:非常感谢您今天的分享,让我学会看待事物又有了一些不同的角度。您能借此顺便向观众说两句吗?

刘总:我作为一名长期与风险打交道的工作人士,我就顺带向各位朋友分享一个生存观点:因全球局势的不稳定性和多年疫情带来的诸多危机,决定了将有更多不确定性的各类风险。我们生存在这个自然生态里,没有绝对安全的环境、人和物,我们每个人都有概率成为安全事故的对象,只是有些人有条件和有意识去降低这种概率。作为一名安全工作者,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意识地去提前规避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威胁和不必要的麻烦,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从容!

       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安倍晋三被袭事件,最后,站在生命大同的角度,我诚挚地祝愿这位老人一路走好!

记者:非常感谢刘总!